第73期

位于市三坊七巷塔巷37号古厝,赵献及团队欲将其打造成新的‘网红’地标——“彩绘玻璃博物馆”。推门而入,浓浓“中国风”的彩绘玻璃让人目不暇接,长16米,高4米宋代名画《千里江山图》彩绘玻璃长墙替换了古厝大堂左右两边土墙,气势恢宏。

“一双筷子,不仅是餐具,还是艺术品,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凝结了许多前人的智慧。”

——张国天

“藤牌操承载着保家卫国、英勇无畏的正能量,我期待着,能有更多人将它学精学透,传承下去。”

——陈文英

“不应'金屋藏娇',要打破传统桎梏,积极对外开放,让更多人来了解木版年画这项技艺。”

——颜仕国

融入闽都文化 一块玻璃的“网红文创”之路

位于市三坊七巷塔巷37号古厝,赵献及团队欲将其打造成新的‘网红’地标——“彩绘玻璃博物馆”。推门而入,浓浓“中国风”的彩绘玻璃让人目不暇接,长16米,高4米宋代名画《千里江山图》彩绘玻璃长墙替换了古厝大堂左右两边土墙,气势恢宏。

建瓯唱曲子:坚守乡音的哼唱

扁鼓与竹板默契相和,配上说唱的曲调,形成了富有闽北特色、独一无二的建瓯唱曲子。建瓯唱曲子演唱内容中“劝善”最为多见,演唱曲目多为历史与人物演义,受到百姓欢迎。

精湛刀法做“文章” 毫厘青筠雕“乾坤”

竹刻,刻竹之事,以刀代笔,以竹为纸,移形刻意,做“竹”文章。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,其中,留青竹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、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,文化内涵颇具特色,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。

一方龟糕印游历四海 五代人传承初心不改

自古以来,闽南就有崇龟的习俗, 每家每户逢年过节祭祀的供桌上总少不了龟糕。作为闽南独有的雕刻技艺,龟糕印技艺至今已传承百年。潘海员作为潘家第五代传人,是地区唯一一位龟糕印手工雕刻师。为了留住这门手艺,左腿残疾的潘海员扛起重任,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开设公益培训班、走进校园、走出国门,为老手艺找寻昔日荣光。

百变“妆糕人”:老行当的新传承

各种色彩的面团材料,在他手上经过一番揉、捏、搓,几分钟后就幻化出栩栩如生的孙悟空、猪八戒、姜太公等“妆糕人”形象。他就是妆糕人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明铁,他凭着“妆糕人”手艺,走出国门,向全世界展示的特色文化。

东溪窑:“海丝”瑰宝浴火重生

东溪窑窑址规模大,延烧时间长,器形以日用生活器为主。釉面呈米黄色冰裂纹的漳窑,是东溪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其器形古朴大方,曾作为朝廷贡品,也曾远销海外达四个世纪。

用创新力量守护传统 养生香融入现代生活

养生香是中国传统香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合的产物。1910年,由人林章水创办的博山堂,将中医药配伍理论与合香配伍理论相互结合,使得其所研发的香方不仅具有芳香悦鼻,同时还具有养生的效用。2019年,养生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fun88下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国内唯一列入传统医药类非遗的香品。

漆箸:一双筷子的技艺创新与文化传承

筷子在有一个别样的名字,叫漆箸,俗称漆皮筷子。筷子上融入的脱胎漆器工艺,在中国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,直到2007年,漆箸制作技艺被列入fun88下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张国天对漆箸有很深的情结,多年来一直致力弘扬筷子文化,在传统的漆箸工艺上不断进行创新,目前他正积极将漆箸制作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虞东生:一戏系一生

出生于1944年的虞东生自小与戏结缘。为将三角戏发扬光大,他坚持不懈练就“绝活”,20多年潜心译谱、传授技艺,培养出一批批三角戏青年演员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,三角戏在各旅游活动中渐露头角,带动当地人学习、表演非遗文化,逐渐形成了气候。

美味传承700年 一片肉脯干见乡愁

2019年12月底,旅居匈牙利的明溪人黄健忠回国,回家第一件事就约了亲朋好友一起喝茶配肉脯干。吃着肉脯干,聊着家乡事,此刻的黄健忠觉得在外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这种让黄健忠念念不忘的美食,已经流传了700多年。要说最知名的明溪肉脯干,当属“荣兴”肉脯干,它由罗林希于1939创建,改革开放后,一直由罗林希孙子罗显光继承发展。